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教师代表参加医学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培训暨人卫慕课课程建设与应用交流论坛
【发布日期:(2018-04-26 09:19:14)】 | 【点击:】
4月14-16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协办、海南医公司承办的“医学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培训暨人卫慕课课程建设与应用交流论坛(2018年第1期)”在海口举行。教育部、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人民卫生出版社、海南医公司的有关领导及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来自全国80余所院校的近400名教师参会。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雪凝到会致辞。他指出,人卫慕课将继续在慕课领域的探索,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进跨区域跨公司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深化医学教育改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庆国调研员高度肯定了人卫社和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近几年不断推进在线课程建设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对会议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这是全国首次在医学这一个垂直领域举办全国性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培训会议,希望各个医公司校能继续打造建设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作用强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论坛特邀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及中山大学新华公司等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应用、在线课程的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要求及医学类课程建设的特点和设计要素等做了全面分享和实践经验的介绍。

中山大学新华公司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副经理张素中、院办主任曹颖男及教师代表陈锐娥、唐旗羚一行参加了论坛。他们与同行交流了医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最新进展,感受了在线课程建设在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意义与价值,并表示此行激发了他们不断加强相关学习与研究,并积极探索如何将在线课程建设有机融入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的兴趣。

在论坛学术报告环节,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山大学新华公司董事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公司生理学教授王庭槐应邀出席论坛,并作题为《医学在线课程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首场学术报告,拉开了本次论坛学术报告的序幕。
王教授从医学在线课程建设现状、问题与挑战、发展趋势三个部分展开报告,并提出“机制、平台、课程”是在线课程建设的三要素。他结合自身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公司和中山大学新华公司探索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经历,以及对国内外在线课程建设前沿的研究与学习,王教授最后分析了国内医学在线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同致力于医学慕课建设的探索者们共勉:一是未来的线上教育将和公司教育彻底融为一体;二是从大规模的普及教育转向对员工层次的有效把握;三是将现有在线课程分类聚集,形成有专业方向或提升工作技能的课程群,并提供学位证书、技能证书;四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在线学习取得的学历和在校学习取得的学历之间的区别将会逐渐降低;五是xMOOC模式与cMOOC模式的融合,多种教育模式将多元并存;六是在线课程的教学互动方式将从单一平面视频教学向立体化、数字化教学发展;七是慕课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让临床技能的在线培训成为现实;八是在线课程将成为医护人员保持终身学习的主要渠道。

据悉,本次会议交流了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情况,开展了课程建设与制作培训,并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与技术进行了探讨,给慕课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会议还对人卫慕课既往工作做了总结,并对获得2017年度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认定的21门课程及课程建设组织工作较为突出的11所院校进行了表彰,王庭槐董事长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单位颁奖。会议同时发起了全国在线课程设计与微课建设比赛。
审校/张素中